一、旋片真空泵的特點
1.單級旋片真空泵:
超強的排除水蒸氣的能力;在低壓強下仍能保持高的抽速;低噪音,低振動;結構緊湊,體型小,節省空間。
2.雙級旋片真空泵:更高極限真空度;大得出奇的抽速;超高水蒸氣允許壓強;雙重防返油設計。
二、真空泵選型的注意事項
真空泵的工作壓力應該滿足真空設備的極限真空及工作壓力要求。通常,選擇泵的真空度要高于真空設備真空度半個到一個數量級。
每種泵都有一定的工作壓力范圍。因而,泵的工作點應該選在這個范圍之內,而不能讓它在允許工作壓力以外長時間工作。應盡可能要求真空泵在高效區內,也就是在臨界真空度或臨界排氣壓力的區域內運行。
應避免在最大真空度或最大排氣壓力附近運行。在此區域內運行,不僅效率極低,而且工作很不穩定,易產生振動和噪音。對于真空度較高的真空泵而言,在此區域之內運行,往往還會發生汽蝕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明顯標志是泵內有噪音和振動。汽蝕會導致泵體、葉輪等零件的損壞,以致泵無法工作。
根據氣量和真空度選擇合適的真空泵。要保證生產所要求的真空度或在其工作壓力下排走真空設備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氣體量。
選擇真空泵時,需要知道氣體成分,氣體中含不含可凝蒸汽,有無顆粒灰塵,有無腐蝕性等。針對被抽氣體選擇相應的泵。如果氣體中含有蒸汽、顆粒及腐蝕性氣體,應該考慮在泵的進氣口管路上安裝輔助設備,如冷凝器、除塵器等。真空泵的價格、運轉及維修費用。在使用許可的情況之下,應盡量選用價廉物美的真空泵。

三、旋片式真空泵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1排除故障的基本原則
有了故障應及時排除,不可使旋片真空泵“帶病”工作。
排除故障的步驟:弄清表現―分析原因―加以消除。
故障原因應多方面分析,力求準確判斷。且具體情況應具體對待,不可生搬硬套
2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辦法
2.1 抽氣量不夠或真空度降低
通常這是由于真空系統漏氣造成的。真空系統包括擠出機的真空室、抽氣管路、閥門及所有接頭,想要它們完全不漏氣,幾乎是不可能的,主要靠及時發現、正確解決。
葉輪與側蓋或殼體間的間隙過大也是造成抽氣量不夠或真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此種情況應更換墊片,更換磨損件,調整間隙即可解決。
2.2 軸承過熱,超過軸承正常使用溫度范圍
一般是由于軸承箱缺油或潤滑油變質引起軸承溫度異常。在確認原因后及時添加油脂,更新潤滑油,以免損壞軸承。
泵軸、電機軸不同心,泵軸彎曲變形等也會引起軸承過熱。用千分表來測量泵軸在徑向的跳動量,如果是滾動軸承,跳動量通常不應超過0.05mm.如果是滑動軸承,則不應超過滑動軸承摩擦副的間隙。此外,還要檢查一下軸和輪轂的旋轉跳動,泵正常運轉,在不同的轉速下有不同的旋轉跳動容許值,通常1450r/min時容許值不大于0.15mm,在2900r/min時容許值為不大于0.10mm.如果超過容許值,要對軸和輪轂進行圓周向逐點測量,看看輪轂有無偏心,或者不同心,或者軸彎曲變形,并加以矯正。
2.3 真空泵啟動困難,電機過載運行,電機電流超過其允許值
泵軸的彎曲變形、實際運行參數超出泵的設計參數范圍(例如超大流量運行)、轉動部件產生摩擦等都是電機過載運行的原因。檢查并矯正泵軸,用閥門控制使得運行參數在泵容許的參數范圍內,或拆開泵體排除摩擦,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泵長期停機后,泵內零件生銹,也可造成真空泵啟動困難。可以用機油潤滑后,拆下電動機風扇罩,轉動風扇葉,使之靈活轉動。
2.4 真空泵運行時存在異常振動及聲音
通常是由于泵軸與電機軸對中性差、泵軸彎曲變形、泵運行發生汽蝕及轉動部件產生摩擦等引起,如果以上問題都不存在,還應檢查地腳、泵殼螺栓有無松動,檢查泵的管道是否存在明顯的應力。如果應力過大,應該在進口或出口處加以支撐,以減少或消除應力。必要時應拆卸并重新安裝。
2.5 真空泵磨損嚴重,壽命低
真空擠出機工作過程中,真空泵除了抽出原料中的空氣外,還有部分水分和原料顆粒。原料顆粒被吸入真空泵,泵體、葉輪等部件在原料顆粒的沖刷下加速了真空泵的磨損,縮短了泵的使用壽命。
一般我們應在真空室與真空泵間增加除塵罐(或過濾器),濾除氣體中的雜質,凈化進入真空泵的氣體,保證真空泵的正常運行,延長其使用壽命。當除塵效果不理想時,可增加一級除塵罐(或過濾器)。
四、好凱德真空科技結論
企業應根據本企業(公司)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用的旋片真空泵類型和型號,避免選型失誤造成損失。泵在使用過程中的故障隨使用環境的不同,其維護與檢修的方法也有差異,應根據實際生產要求和具體條件來實施,還應注意日常使用過程中的資料收集與積累,這樣可及時對出現的問題采取措施,以保證泵的正常運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動態
? 2018 東莞市雅之雷德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